在西藏西南部,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,有一个湖泊环绕、风景秀美的地方,它就是阿里地区普兰县,位于中国、印度、尼泊尔三国交界处,是我国对外合作和交流的重要窗口。因有着西藏地区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,拥有国家一类通商口岸普兰口岸,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对外贸易通道之一。

据记载,普兰县民间边境贸易已有500年的历史。20世纪50年代末期,中国政府正式批准普兰县设立“国际市场”,这里成了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。1995年,国务院又批准设立二级口岸。推动了普兰口岸贸易的快速发展。


近年来,国家投资2.8亿元在普兰县孔雀河以南、彰杰河以东新建了普兰唐嘎边贸市场,总用地面积约6.27万平方米,新建总建筑面积约3.98万平方米,其中,商铺526间、公寓酒店172间、仓储12套间,把这里打造成了集小商品、木碗、旅游纪念品、民族手工艺品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贸易集散中心,为增加普兰口岸的贸易品种、扩大口岸规模,提供了良好的条件。


从普兰口岸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谢海燕了解到,1995年以前,唐嘎市场只有七八十间无顶的房屋,1995年由县政府出资修建了1800平米的铺面,2003年由国家投资,在县城修建了5000平米的房屋,主要以土木结构为主。现在新市场由国家投资约2.8亿元,在促进边境贸易、小额贸易、边民互市贸易方面开拓了新格局。
从土木为主的建筑到宽敞明亮的房屋,从单一的商品种类到琳琅满目的商品,从2007年774万元到2019年2027万元不断增长的贸易额,见证着这座边陲小城贸易的发展与变迁。几代尼泊尔籍、印度籍商人,也见证了这一古老市场的华丽蜕变。

“今年7月搬到了新唐嘎边贸市场,新市场水电都有保障,房屋也宽敞明亮,水电出了故障了公司会及时派技术人员进行维修,旧市场商住都是一起的,现在分开后生活也便利,除了实体商铺外,很多人通过线上联系订购东西,每天大概有二十几单。”尼泊尔商人拉姆说。

随着中央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机制、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的深入实施,普兰县以深度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和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为统领,持续推进普兰口岸对外开放,深化与尼泊尔胡木拉县在旅游、文化商贸、中药材、天然饮用水等领域的合作,孔雀河畔的普兰口岸边境贸易正在为打造区域对外贸易开放高地、藏西沿边经济高地释放着新的魅力。